独参但可以治虚耳。若实症危急当因时制宜也。后人咸谓清内热而主降下,乃不明经义、物性故耳!夫凡物有可升可降者,配发散之药则升,配破泄之药则降。
此证急宜大承气汤泻阳养阴,缓则遂成不救。而验舌以浮胖坚敛分虚实,干燥滑润分阴阳,黑白青黄分脏腑。
阳明者,胃之悍气,别走阳明,犹膀胱乃津液之府,而太阳之气为巨阳,五行六气之有别也。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,天之阴阳也,在人亦有此阴阳之六气。
黄主痈疽久败,排脓止痛,大风癞疾,五痔鼠,补虚,小儿百病。对曰∶臣闻君子善谋,小人善意,臣其意之也。
或曰∶人秉阴阳水火而生,总属一气血耳!余观《伤寒论》注疏,子以皮肤肌腠、五脏六腑,各有所主之气,恐于阴阳之理相背欤!曰∶子不明阴阳离合之道,合则为一,离则有三。夫有生之后,皆属后天,故藉中焦水谷之精、以养先天之精气,复藉先天之元气,以化水谷之精微,中、下二焦,互相资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