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伤寒,脉浮紧,不发汗,因致衄者,麻黄汤主之。若小腹硬满,小便不利,大便或结或黑,如狂喜忘,渴不饮水,为淤血发黄,此症之分别也。
阳明病,下血谵语者,此为热入血室。若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者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。
此则加之大热大渴,所以用白虎而无疑也。是知时行寒疾与温热二病,所论阳气盛衰,时月则同。
阳明里有温热而自汗下利,则用葛根黄连汤。 此言汗下太过,津液外亡下竭,勿用劫利膀胱,则病必自愈。
夫春温、夏热、秋凉、冬寒者,四时之正气也,以成生长收藏之用。 虽朱公《百问》积平生之勤,尚不免后人之纷纭言之,予实何人,仍以数月而有所成。